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正宁地质概况

正宁地质概况

关键词:正宁地质,正宁概况,正宁地理,地质构造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正宁县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zhengn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65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地 质

 

县域地质属中国北方华北地台大地构造单元,位置在鄂尔多斯的东翼,处于关山至六盘山褶皱带以东的鄂尔多斯台区。从地质年代上看,华北地台大约形成于19亿年前的远古时期。在古生代早期,由于地壳运动以升降为主,华北地台基本处于海浸过程之中。至晚奥陶纪,华北地台完全隆起成为陆地。以后大约经历1亿数千万年,又重新下沉。后因振荡频繁,地台多次发生海浸,时而为陆地,时而为大海,沉积发育成海陆交相的地层。至二叠纪时,华北地台再次隆起成陆地,形成含煤的海陆交替相石炭岩地层。中生代中期,地壳发生大规模的构造运动(燕山运动),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。受其影响,华北地台开始分化,使今甘肃省这一带的陆地再次抬升,出现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和六盘山。新生代后,因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,地壳升降活动更加剧烈,青藏高原陡升,海拔高度达到4000米,阻挡印度洋暖流的北上,使今中国北方一带气候异常干冷。剧烈的西北风把蒙古高原的沙土刮向东南。大风起时,黄尘滚滚,风中的沙粒在华北、西北东部飘落下来,盖在山顶、丘陵、河谷、湖泊地带,历经千万年,积少成多,厚度加大,最厚处在100米以上,最终形成一望无际的黄土平原。大约在第四纪晚期,即全新世,地质又处在新构造运动中,整个黄土平原出现中度挠曲和隆升,将原来黄土堆积的低平盆地抬升成为高起的表面完整的黄土高原。今子午岭从湖盆中上升为南北走向的长梁,也即桥山山脉。残积湖水冲破南部峡谷,向南流入泾水,形成马莲河、蒲河水系。全新世开始后,由于黄土本身质地疏松,河流长期浸蚀、冲刷,加上近晚期人类活动的影响,水土流失严重,使黄土高原逐渐解体,原来较为平坦的地面被切割成碎块,出现古(现)代浸蚀沟。许多浸蚀沟不仅切割堆积于浸蚀沟的黄土层,而且切穿红粘土而达于古老的基岩中,从而形成高原沟壑、梁峁、河谷、平川、山峦、斜坡并存的地理风貌。

县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内陆新华夏系统沉降带的构造盆地,最深层基底由震旦系片岩、片麻岩组成。上层为震旦系石英岩和矽质灰岩。还有寒武系和下奥陶统形成的碳酸盐岩。中奥陶统为绿色砂页岩,中上石炭统多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,直接伏于中奥陶统之上。在此之上是二叠纪后的陆相沉积。二叠纪、三叠纪沉积岩厚度达3000米,为当时鄂尔多斯沉积的中心。自中元古代至第三纪各代,沉积岩总厚度达7000余米。

从白垩纪末期至第三纪间,由于长期浸蚀的作用,形成一个广阔的古剥蚀面,除其边缘局部沉积一些第三纪红土层外,大部直接被第四纪土状堆积物所覆盖。所以,白垩纪基岩的古剥蚀面是今黄土高原的下层基础。第四纪地层由下更新世的红粘土(午城黄土)、中更新世的老黄土(离石黄土)与砂砾层、上更新世的黄土(马兰土)至全新世的灰黄色薄层堆积物组成。土层厚度约在60米~240米之间。

以钻探调查为例,正宁县各地质年代地层状况是:

中生代

三叠纪 属瓦窑堡组上段。厚100米~170米,倾向西南,倾角18°。地层发育良好,化石较丰富,层序清楚。岩性为深灰至黄绿色长石砂岩夹砂质泥岩、泥质粉砂岩及灰黑色油页岩,中部夹有0.3米~0.5米厚的煤线及煤层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刘家沟组、和尚沟组;中统纸坊组、铜川组;上统胡家村组、永坪组、瓦窑堡组。各组之间大多为整合接触。

侏罗纪 分布较广泛,尤其在盆地分区大面积分布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富县组,中统延安组、直罗组、安定组,上统芬芳河组。其中直罗组、安定组累计厚约26米~122米,富县组厚1.8米~31米。延安组为主要含煤地层,厚4.5米~102米,倾向西,倾角3度至6度。岩性为灰绿、黄绿至灰白、灰黑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页岩、泥岩、砂质泥岩及煤层,砂钙质胶结、中厚层结构。

白垩纪 本系志丹群之洛河组、华池组、环河组、罗汉洞组地层,在区内均有所见。而环河组、罗汉洞组断续裸露于河谷和子午岭山下。各组地层情况是:

洛河组 241米~266米,广布于全县地下,其顶板高程以15.3%的坡降由东向西倾斜,至镇原境又翘起。岩性为棕红、浅棕红交错层,间夹细砂岩和少量粗砂岩。碎屑矿物成份以长石、石英为主,云母次之,钙质与泥质胶结,结构疏松,岩相较为稳定,连续沉积于宜君组地层之上。

华池组 129米~179米,分布全县,以15.3%的坡降向南倾斜,北薄而南厚,岩性以棕红、紫红充填,岩相变化较大,但结构致密坚硬。

环河组 145米~363米,分布广泛,出露仅见于河谷。地层东西厚而中部薄。下部岩性以棕红、紫红色泥岩、页岩为主,夹少量灰色、灰绿色粉砂岩;上部以灰紫色泥、页岩为主;夹暗紫色、紫红色粉细砂岩。岩相变化不大。

罗汉洞组 233米,分布于子午岭至山河镇解家川一带。岩性以桔红、桔黄、浅灰、紫色中薄砂岩、泥岩、砂质泥岩、泥质粉砂岩组成。底部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,呈厚层块状,由钙、泥质作弱胶结,结构较为疏松。

新生代

第三纪 上新统泥岩厚126.39米,分布较广,但出露仅见于沟谷和山根,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变薄。本层属三趾马红土层,岩性以棕红、浅棕红、浅棕色泥岩与砂质泥岩为主,其中央有零散和成层的钙质结核,少数结成钙板。

第四纪 地层广泛分布,出露较齐全。分下更新统、中更新统、上更新统、全新统。

1. 下更新统

三门组 9米,主要分布于泾河河谷五级阶地之下。岩性以枯黄、棕黄色为主。下部为砂砾石层,呈灰白和桔黄色,具交错层理,属河床型。成份由灰岩、页岩、石英岩、石英砂岩、砂岩、钙质结核等组成。上部以棕色砂面粘土和砂质土为主,夹砂、砾石层和粉细砂层,可见水平层理。

午成黄土 30米~40米,出露于河谷、沟谷上游。西部厚而东部薄。颜色以浅棕黄为主,岩相稳定。土质成份由亚粘土、粉砂土组成,钙质含量高,成岩作用强,并夹有大量钙质结核。

2. 中更新统

分布甚广。主要为冲积、风积两类成因。各组地层状况依次为;

下冲积层 70米,主要分布于泾河四级阶地。岩性主要为灰白及灰黄色砾石层,砂层夹褐色粘土和亚砂土层。砂石成份以泥岩、砂岩为主,并含少量钙质结核及灰岩,局部是半胶状态。

离石黄土下部 50米~86米,广泛分布于河间区,出露于沟谷坡地。成份以棕黄、浅棕黄色粘土、亚砂土为主,夹5层~10层棕红、褐红色古土壤和灰黄色钙质结核层,有的地方该层高出河面50米左右。

上冲积层 厚9米,分布于泾河三级台地。下部岩性为灰白、灰黄色砂、砾石层,砾石以石英,灰岩为主,砂、泥岩次之,并夹少量火成砾石。上部为灰黄色、褐黄色亚砂土,含零星钙质结核,并加薄层钙板,密实而半坚硬,具有水平层理。

离石黄土上部 厚30米~57米,广泛分布于三级台地以上的河间地区。出露于沟谷陡坡上。岩性为浅黄、灰黄色砂质黄土,间夹3层~4层棕红色、褐红色古土壤层,单层厚l米~2米,间隔7米~16米。黄土颗粒组分,各地变化不大,平均含砂粒16%,含粉粒67%,含粘粒17%。

3. 上更新统

此地层在全县比较发育,其成因为河流相的冲积层和风成黄土(即马兰黄土)两类。

冲积层 厚10米~30米,分布于诸河沿岸二级阶地,属萨拉乌苏组。底部岩性为灰白、灰黄、褐黄色砂砾石层,成份以泥岩、灰岩、石英岩为主,钙质结核和火成岩次之。中部为亚砂土夹砂砾石层,结构松散。上部为灰黄、褐黄色亚粘土,具水平层理,并加粘土淤泥条带和细砂薄层。

马兰黄土 厚5米~20米,广泛披盖于二级阶地及其以上的河间、塬面、山岭,土层为浅黄色砂质黄土,质地均一,结构松散。其颗粒成份,据20个土样分析,平均为:砂粒占16%,粉粒占66.4%,粘粒占16.8%。

4. 全新统

冲积层下部 10米~15米,分布于川谷一级阶地,沿河两侧作带状布展。岩性下部为灰黄色亚砂土,砂石成份以泥岩、页岩和钙质结核为主。泾河区砾石成份中,还有灰岩、火成岩、石英岩等。上部为亚砂土,质地均一,较疏松,局部夹透明状砂粒石层,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。

冲积层上部 厚2米~5米,分布于河漫滩地,岩性主要为灰色、灰黄色砂砾,卵石成份以砂岩、泥岩为主,含少量灰岩、火成岩。部分地区则以泥岩、页岩和钙质结核为主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588 传真:商务合作QQ45177403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:102209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